明明一条路走到黑,撞了南墙也不回头;明明退一步就能海阔天空,却偏要咬紧牙关死磕到底。
最近刷电视机《幸福到万家》,剧中男主人公王庆来将这份“犟劲儿”演绎得入木三分。从农村来到城市打工,左右不适应,但为了维持自己不被他人“低看一等”的高傲头颅,硬是给介绍他保安工作的弟弟的老丈人——市委组织部长“穿小鞋”——
拿着“外来车辆不让进”的规矩,阻止对方单位开车进门接领导。最终,惹恼了弟弟的老丈人,主动离职却不服气:当官有地位了,有啥了不起!
图片
不用说,这种倔强,不过是穷孩子对尊严的拼死守护,是对命运的不甘反抗。可这反抗,往往也成了困住他们的无形枷锁。
01这份“死犟”,为什么会生根?
在穷孩子眼中,世界常常充满敌意。
这是因为他们从小被质疑、轻视甚至嘲笑,连父母也常常告诫他们:“你不努力,就永无翻身之日!”这些话语如刀,将孩子的自尊割得伤痕累累。
于是,倔强成了他们的盔甲。
你说我不行?我偏要证明给你看!你看不起我?我偏要你高攀不起!这种“偏要”心态,是穷孩子对抗世界的生存策略,也是他们固守的最后底线。
然而,这层盔甲也是双刃剑。长期的对抗,让他们看世界非黑即白:要么赢,要么输;要么争气,要么认栽。退一步?那无异于缴械投降,尊严彻底失守。
孩子会有这样的态度,往往源于穷人家的教育模式,在生存压力中被挤得变了形。
父母并非不爱,只是物质匮乏下,爱被扭曲成沉重的期待:“好好读书,别给我丢人!”“你要争气,让人看得起!”
孩子的人生成了全家翻身的赌注,孩子的表现决定了家庭的“脸面”。在这种背水一战的氛围中,“争一口气”被刻进了孩子的生命目标。
图片
02倔强,如何成了困住他们的枷锁?
习惯了直线思维的穷孩子,笃信“只要足够努力坚持,就一定能成功”。可现实复杂,很多事并非拼命就能解决。
我见过一个女孩,性格单纯,不善处理复杂关系。毕业却偏偏干了份需要八面玲珑的销售工作。
其实一开始,她就表现出各种不适应,旁人也多次劝她转岗。但她却固执地认为,只要足够诚恳、足够执着,就能赢得客户和同事的心。最后,因为业绩问题,因为人际交往问题,她被全公司孤立,被人事谈话。可即便如此,她依然决定自己没有问题,只是“老天还在考验她,需要她更努力”。
“死犟”深处,不过是对自尊的绝望守护。
即使一无所有,那点脆弱的自尊心,也是他们在冰冷现实中唯一能抓住的“支柱”。当无力改变环境时,“死犟”就成了他们最后的防御手段——宁可玉石俱焚,也不低头认输。
追溯到孩子的成长经历,大多是因为在穷困家庭中,生存永远是第一要务,情感则被挤到了角落。
父母为生计奔波,无暇顾及孩子的情感需求。孩子早早学会“默默承担”,做饭洗衣、照顾弟妹、分担农活……一旦没做好,父母就会呵斥、责打。
这个时候,即便孩子心里有委屈,他闷也从不敢说出口,因为父母根本就不会理会。
当孩子习惯了把一切压力都憋在心里,遇到困难后,他们也习惯绝不求助,只靠自己去扛。虽然他明白倔强未必能解决问题,但这却是他唯一能守住自尊的方式。
成年后,这类孩子极易在职场和婚姻中显得“过于强硬”,情感压抑,关系疏离。
图片
03放下“死犟”,才可能真正逆袭
“死犟”像一副沉重的铠甲,最初用来防御伤害,最终却可能让前行步履蹒跚。它无法真正解决问题,只会让生活更沉重,甚至耗尽前行的力量。
穷孩子的逆袭之路,必须经历一场蜕变——从盲目“死犟”转向清醒的自我觉察;从困守“自尊孤岛”到学会理性面对自身局限与生活真相。
真正的破局,始于心态松动。当学会在坚持与妥协间找到平衡,那身“盔甲”才能真正护你前行,而非将你困在原地。
每一个穷孩子的心底,都蕴藏着惊人的力量,关键在于如何释放它,让它成为改变命运的支点。
翻身的本质,不是与命运死磕,而是走出自卑、倔强与无助的循环。 唯有勇敢卸下枷锁,拥抱改变的可能性,才能为人生翻开崭新一页。
我是诺妈,家有男娃,探讨男娃的养育心得,记录孩子的学习日常,分享学习干货,一起共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掘金配资-股票配资平台网站-配资安全炒股配资门户-正规长沙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