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魔都上海迎来好消息。2024年上海稳坐经济头牌,GDP突破5万亿,财政净上缴全国超5400亿。美中不足的是,年轻人口在减少,老年人口却在持续增加,这座城市逐渐走向养老金供不起自己的道路。2023年,上海的社保统筹净上缴金额只有32亿,相比2019年的102亿,下降幅度超过三分之二。按照这个趋势,2025年上海将首次成为需要接受全国调拨资金的城市。
目前,上海已经进入到超级老龄化社会。数据显示,2024年上海60岁以上的户籍人口占比已接近40%,上海超过60岁的老年人口数量达到577万。与此同时,去年上海常住人口出生率0.48%,全年出生人口仅11.8万,创下历史新低。值得一提的是,外来常住人口也流失严重。2020年还有1048万人,2024年已降至983万,五年时间里减少65万。
现如今,上海正面临老年人口越来越多,年轻人口数量越来越少的棘手问题。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,参加工作的年轻人缴纳的社保,将无力赡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群体。虽然,上海的社保系统还能靠财政补贴再撑一阵子。但从长远来看,上海人口年龄结构的失衡,不仅会影响到养老金的发放、消费需求回升,以及财政支出等多领域,甚至还会影响到全国养老资金的调配。
展开剩余56%那么,上海为什么会进入到超级老龄化社会呢?先来说户籍人口,由于上海的房价实在太高,在市中心随便买套二手房,至少要5-600万,房价收入之比超过40。这就导致很多户籍人口居住成本上升,生育意愿下降。此外,上海是国内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,当地户籍人口看得比较透彻,生育意愿要远低于一些内地省份。很多年轻人选择不结婚或者丁克,不愿意多生孩子。
再来说讲一下上海外来常住人口。近些年,上海外来常住人口流失严重,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:一个是,在上海的生活成本较高。外地年轻人租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,每月租金至少4500元。这意味着,外来打工人在为房东打工。另一个是各项生活成本过高。在上海每个月的各项生活成本至少要4-5000元,要比其他二三线城市高出不少。所以,很多打工人就只能选择到其他二三线城市去发展。
当务之急,必须要鼓励户籍人口多生育,以及留住外来常住人口,这样才能缓解人口年龄结构失衡,以及未来养老金发放的压力。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几个措施:第一,上海的房价必须要降下来,高房价将会直接影响居民生育意愿。
同时,给当地低收入人口提供保障房、廉租房等以满足年轻人的居住需求。第二,要给外来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,降低房屋租金,以及放宽对外来人口的落户条件。只有通过多管齐下,才能缓解上海人口年龄结构失衡,以及养老金支付压力大的问题。
发布于:上海市掘金配资-股票配资平台网站-配资安全炒股配资门户-正规长沙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